瞭望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这样走来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持久追求,也是中国的现代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
◆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呈现更丰富内涵
◆ 国情和时代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没有适应于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固定模式或唯一途径
◆ 本条微信刊发《瞭望》封面专题“大国小康百年路”
大国小康百年路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尚前名
▲ “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展览现场 金良快摄/本刊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中华民族迎来了自己的荣光时刻:“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成为现实。
这是民族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也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回首小康路,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自强,从渴望温饱迈向丰衣足食,从积贫积弱迈向欣欣向荣……镌刻着一个又一个“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奇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轫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诞生之日起,这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坚定扛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大任。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初心如磐、百年坚守。今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绩,来自于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小康是人民的向往和期待,归根到底也是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小康路上,人民始终担当主角。
从工程建设者于崇山峻岭竖起巍巍铁塔,到快递小哥将货物送进偏远山村;从亿万农民在广袤田野上播种希望,到广大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从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筑牢抗洪堤坝,到基层干部带着乡亲们拼搏奋斗……每个人前进的脚步,叠加成国家的进步;每个人努力奋斗的付出,汇聚为复兴的力量。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梦圆。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朝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继续迈进。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成为我们扬帆再出发的新起点。
放眼未来,我们重任在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历史长河中永葆生机、勇立潮头,必须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行百里者半九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期。
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预示着中国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将会面临更多的“娄山关”“腊子口”。
遥望前程,我们信心满满。
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有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开拓奋进……新征程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每一段征程的结束,都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每一次出发,都是带着梦想的奔赴;每一场奔赴,都在铸造新的辉煌。正是一段又一段前后相续的不懈奋斗,铺就了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历史道路。
大江大河奔腾向前,时代潮流势不可挡。追逐梦想,我们勇毅笃行;叩问初心,我们任重道远。中华民族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华民族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百年奋斗圆成千年梦想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程程
翻过一座山需要多久?
对一辈子生活在悬崖上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村民而言,翻越家门口垂直落差800多米的大山,祖祖辈辈期盼了几百年。
对深深渴望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中华民族来说,翻越绝对贫困的大山,世世代代奋斗了几千年。
2020年5月,在脱贫攻坚中经过不懈努力,“悬崖村”村民们下山迁入新居。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村民们终于翻越了这座“贫困大山”。
一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巨大难题,在新时代历史性画上句号。
实现一个梦想需要多久?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历经40余年;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历经70余年;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今天,历经百年;
从“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今天,历经几千年。
今天,两千多年前《诗经》中对“小康”生活的美好追求,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艰辛探索、不懈奋斗中实现,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一朝梦圆。
从理想到目标,从目标到现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从一穷二白,满足温饱,到小康梦圆,进入不愁衣食、生活较为富裕的历史新阶段。
跨越理想与现实
从摆脱贫困到衣食丰足、安居乐业,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念兹在兹的美好社会理想。《诗经》有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在此,小康是指通过劳动摆脱贫困。
“中国人在对小康社会的最初谋划中,就把它设定为不同于‘大同世界’的既可望也可即的理想状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说,后来,小康的说法被儒家学派所使用,用于指代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
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治、乱循环历史里,小康一直是一个美好愿景,百姓衣食无忧的小康社会,从未实现过。近代的现代化潮流中,中国人民将对小康的向往,融汇进了对于现代化的追求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随后“富起来”的任务紧迫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为激励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忱,凝聚民心,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现代化的任务。
1975年1月13日晚8时,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77岁的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三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曾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〇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代表们报以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明确指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现代化建设。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中,大平正芳向邓小平提出两个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
大平正芳提出的,正是邓小平长期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用“小康之家”形象化地概括“中国式的现代化”,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里面有三层含义:
小康,沿用了历史概念,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对于宽裕、殷实、稳定、安宁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康,是一个阶段目标的设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个人民丰衣足食、生活较为富裕的历史时期。
小康,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是基于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邓小平同志对小康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特色特质,搭建起东方大国摆脱绝对贫困与实现现代化的桥梁通道。”辛鸣说。
“小康”这个古老的词语,就这样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几千年来一代代中国人的期望,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现代化建设的愿景。
“小康不再仅是传统的社会理想,而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这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追求的一个重大转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
这一转变,使得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衣食丰足、安居乐业社会状态的恒久守望,变成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与现实追求。
砥砺民族复兴伟业
用现代化实现人民小康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怎样实现呢?在不断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长远目标与阶段任务结合起来,确立了走向现代化的长远规划和战略步骤。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最初设定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步走’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发展战略。小康,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链条、一个节点、一个阶段,是包含在‘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李忠杰说。
立足于改革开放前30年的建设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进程,我国经济总量以罕见的规模和速度连续上台阶,经济短缺、物资匮乏和各种票证一一成为历史记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在上世纪末如期实现。
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这一目标作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确保到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
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大会主题,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党的十九大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这一战略安排,体现了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视角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地位的科学定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贺新元说,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没有基本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续相继的三个关键性的历史发展阶段,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进程。”
如今,全面小康从目标变成现实,这是一次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跨越。这一跨越,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前推进。小康建设在其中具有指标性的意义,放射着耀眼的光彩。”李忠杰说。
这一跨越,也意味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将进入历史新阶段,意味着建党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已实现了关键一步。
2012年11月,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史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阶段性任务与中国梦的长远目标紧密联系交融在一起。
在贺新元看来,这是我们党从民族复兴视角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地位的科学定位。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目标。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始终坚持民族复兴这个长期战略目标,把不断地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社会作为阶段性战略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取得了显著成绩。老百姓的‘挨饿’问题、温饱问题、基本小康问题、总体小康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被解决了,小康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不断地被人民所认可、为历史所检验。”贺新元说。
新时代,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的历史节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一心为民矢志不渝
“云梯架在绝壁处,手攀脚勾心发慌”……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2万多座山峰连绵起伏,一曲民谣唱出大石山区群众千百年的心声。
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给这片极度贫困的土地带来转机。党员干部立下愚公移山志,挖掘机无法作业,就采取人工凿打、钩机跟进的“土”办法;开山辟路需要爆破,就用绳子把炸药从崖底一包一包吊到悬崖中间。
4年间,总长2000多公里的通屯道路修到了乡亲们家门口,各类物资运输畅通无阻,特色富民产业蒸蒸日上,一幅民生幸福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建设现代化,是各个国家的共同追求。衡量现代化的指标多种多样,中国共产党人将小康确定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民谋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全体人民普遍地从现代化建设中受惠。
中国传统社会也有统治者希望实现小康理想,如明成祖朱棣就说过“斯民小康朕之愿也”,但没有哪个朝代将小康作为社会追求的目标。整个社会特别是全体人民都过上小康生活,更是从未有过。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立下“军令状”,“一个不能少”的坚定承诺,带来无数人命运的变迁。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贫困地区的面貌彻底改变,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
脱贫攻坚8年间,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改革开放40多年来,7亿多中国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
“小康是一条在安排好人民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路径,它的成功实践向世人昭示,一个国家推动现代化必须从解决人民基本生存问题与改善人民生活出发。”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黄建跃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全体人民普遍受惠,这是检验小康建设成色的关键因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奋斗历程可以发现,小康建设的衡量标准没有停留在账面上的经济数字,而是含有更深层次的民生关怀。
2020年初,就在我们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工作按下了暂停键。这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三大目标坚定不移,这就是群众就业、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更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基础前提。疫情期间,保障重点企业用工、推动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复工,复工复产时,加强用工保障、促进政策协同、精准就业扶贫,一系列稳就业“组合拳”,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就业基本面稳住了,百姓“饭碗”端稳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气就更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生活的小康水平,是衡量小康建设第一序列的标准。”黄建跃说,党中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持久追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贯穿始终。
宁夏,西海固。
1997年,这里的贫困状况仍旧令人震撼,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怎么办?
“吊庄移民”。生活在土地贫瘠的西海固群众,搬迁到贺兰山脚下的黄河灌区。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为移民村命名“闽宁村”。
本地缺乏发展资源,怎么办?
从单向扶贫到产业对接,从经济援助到社会事业多领域深度合作,福建、宁夏两省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宁模式”,开创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
如今,闽宁村已发展成闽宁镇,人均年收入由500元增加到14961元。这个当初“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戈壁滩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小镇。
以闽宁模式为代表,20多年来,中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扶贫协作,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源源不断地输入西部,促进贫困地区提升“造血”能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这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在201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其中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说。
一条独特的东西部扶贫协作道路,有力地帮助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全球消除贫困的重点和难点。一条超越资本逻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追求的新型现代化之路,通过小康社会的建设实践在中国得以开辟、成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对安定富足生活的向往得到初步实现。这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小康梦”成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坚实基础。向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上的下一个目标胜利进发的过程,必将呈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幸福图景。LW
风雨兼程开辟人间正道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程姝
295天的飞行,距地球约3.2亿千米的跋涉,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跟随“天问一号”一起成功抵达火星,开启了火星上的“中国时刻”。
3.2亿千米,这是中国航天抵达的新高度!这稳稳的一落,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大跨越。
星空浩渺无垠,探索永无止境。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道路决定命运,发展道路的选择对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
近代以来,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环境中,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上下求索。多少主义和主张出场后,又破灭;多少道路和方式探索后,又碰壁。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才团结带领人民在实践中一步步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百年披荆斩棘,一百年沧桑巨变。从当年的受人欺凌,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曾经“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如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百年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让世界震撼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我们坚持立足本国国情,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浴血奋斗中闯出一条革命之路,从自力更生中铺就一条建设探索之路,从敢闯敢试中开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从砥砺奋进中擘画一条强国富民之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百年大党,风雨兼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大地生发出澎湃活力,让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站上现代化发展的崭新起点,让一个古老民族坚定不移走在通往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踏平坎坷的人间正道
曾经苦甲天下,如今美丽蝶变,甘肃定西的元古堆村“笑”了。
村里的照片墙上,定格着58张村民的笑脸。其中,天水姑娘杜文文笑得格外灿烂,眼睛弯成了月牙。
“2012年1月嫁过来时,脚下的黄土路坑坑洼洼,眼中的土坯房破旧不堪,爹娘担心我以后的日子,根本笑不出来。”杜文文回忆说。
那一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5年后,党的十九大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各项工作作出战略部署。
非凡进程,沧桑巨变。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连通左邻右舍,甘冽清澈的自来水送入家家户户,红瓦白墙的新农舍拔地而起。“日子越过越好,我开心了,父母也放心了。”杜文文的眼睛又笑成弯月牙。
在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看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伟大的成就。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成功发展归纳了三条“秘诀”,第一条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压倒一切的原则”。
观察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是否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动进行现代化,不甘沉沦的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
开国大典的礼炮声犹在耳畔,新中国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这一时期,我们党鲜明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小康社会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说。
2012年,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实现“中国梦”,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在破与立的变革中,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道路的选择是最核心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避免了走“老路”“邪路”,成功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
大道之行一以贯之
夏日的兰考田野,层层绿浪,丰收在望。
纵横交错的高铁,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焕然一新的城乡面貌,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今日的河南兰考,正是中国道路的一个生动注脚。
找到一条路不易,走好这条前无古人的路更不易。
从改革开放开始,特别是苏东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
但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好不好,自己走了才知道。事实证明,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一系列壮举充分证明了中国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这条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用“13个坚持”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既有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又有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既有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又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小康建设,一路走来。无论是经济快速发展所造就的“中国奇迹”,还是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的“治理密码”;无论是脱贫攻坚战的强有力推进,还是不断提升的发展效益和质量;无论是一系列重大民生项目的相继落地,还是无数奋斗故事的动人传唱……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充分发挥了这些制度优势。
这个制度最大的优势,来自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陈曙光说。
在党强有力的领导下,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
“中国共产党万岁”。以山为纸、以錾为笔,四川巴中梁大湾村的山崖上,七个大字亮白如新。錾刻的倡议者、年过九旬的老共产党员周永开说,要牢牢记得,是中国共产党领着我们走到今天、走向明天。
这个制度的优势,来自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深圳速度、浦东速度……中国人以自己的实践,诠释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一系列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2019年8月,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有幸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获奖者之一、月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佐宏说,只要坚定信心、坚持创新,发展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让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地协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道路一以贯之的逻辑。
走出照搬“苏联模式”的误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百年间不懈追求、70年上下求索,中国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母版”、套用“模板”,更不是“再版”“翻版”。
这个制度的优势,来自于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制度选择基于何种立场,制度安排为谁服务,根本上决定着制度性质,影响着制度优势。
“共产党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2018年2月,四川凉山,习近平总书记与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在村民节列俄阿木家的火塘边,敞开心扉交流。
为了这个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不停歇的脚步丈量着贫困角落,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0多个贫困村。
为了这个承诺,以举国之力展开了一场国家行动:东部9个省、14个市结对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全国支援西藏和新疆,东部343个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中西部573个贫困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
“一种制度只有关注人民意愿、回应人民诉求、维护人民权益,制度实践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信任和支持,制度优势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彰显。”张占斌谈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决胜小康的实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凸显“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和发展原则。
我们走在大路上
“他们希望开拓一条更为理想的文明之路。这种新文明将比我们西方人现在所能创造出的任何文明更令人神往。”1922年,曾经来华讲学的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有感而发。
近百年之后,重温这一预言,怎能不感慨?
广东珠海,桂山岛上,文天祥的塑像凭海而立,注视着伶仃洋。
潮涌潮落,见证历史沧桑——
在这里,列强曾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苦难,自此深种。
在这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开启探索,写就“春天的故事”崭新篇章。
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都没有现成答案可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探寻答案的唯一路径。正是在建设小康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逐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并由此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索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实践途径,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
PM2.5,在2013年成为最受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那一年,我国多地空气质量数据爆表,东部平均雾霾天数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
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也拉开了中国近年来大力度完善生态文明领域制度建设的大幕。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更加完善。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尤其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建立,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生根开花。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体现为经济增长指标的完成、民主参与范围的扩大、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恢复,更具意义的是,更加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更长远的历史课题。”辛鸣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建成了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脚步更坚实。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我国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新的制度,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命题,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显著特点,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的紧密结合。这条道路创新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始终根据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目标要求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同时也始终从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来考虑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和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说。
长江口外,东海之滨。从空中俯瞰,上海洋山港犹如一艘大船乘风破浪。
晨曦之中,世界最大自动化码头上,满载货物的超级巨轮从世界各地向此汇集,从此出发,恰如中国潮与世界潮,交融激荡,奔涌澎湃……
1835年,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航人豪情满怀:“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LW
砥砺奋进惠及全体人民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康喆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小康,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社会理想,蕴含着中华民族对衣食丰足、安居乐业社会状态的恒久守望。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党的十八大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中国的小康建设经历了从漫长的理想期盼到转化为奋斗目标并成为社会现实的历史过程。
从填不饱肚子,到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
从农村有7.7亿贫困人口到崛起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从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连年居首……
一系列成就见证着全面小康梦想的不断生长。
最初,小康是一个偏重经济增长的发展愿景,经过不断探索与丰富,不仅经济现代化的目标越来越高,而且发展出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众多内容,成为一个立体的、全面的、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现代化蓝图。
五位一体以人为本
家住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栾德信最近总喜欢去家门口的倭肯河岸转一转,享受蓝天碧水。不久前,河道两岸还散布着垃圾、沙堆、违规养殖场,居民出门都绕着河走。
过去的臭水沟变成新景观,得益于当地水环境综合治理步伐的加快。这也是各地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实践中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的缩影。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小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包含经济指标,而是一个完整、系统、综合性的目标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说。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这一概念来描述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彼时,“小康”的定义更多着眼于经济和科技领域。因此,“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元”便成为衡量20世纪末中国是否实现小康的关键性指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发展,这个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的代名词,内涵日益丰富。
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迈入新世纪,在12亿多中国人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党的十六大又郑重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注重社会意义上的全面社会进步,要兼顾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追求全方位的、社会和谐的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说。
翻天覆地之变
辣椒炒肉、清炒南瓜,这是住在湖南省长沙市郊黑麋峰村罗金树老汉的午餐。年过六旬、享受五保待遇的他,养了几十头猪,顺利脱了贫,过着踏实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是罗金树之前不曾想到过的。
一切伟大的事业,总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不断推向前进。回首中国小康蓝图由远及近的过程,中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影响力等跃上新台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40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收入是两位数。如今我退休了,能拿到五位数的退休金。”北京市民卢海峰兴致勃勃地聊起收入的变化。
卢海峰的故事并非个例。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实力逐年提升,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突破100万亿元。历经40多年发展,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7.7亿农村贫困人口从此告别贫困;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跃升,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事业、产业蓬勃发展,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
2019年春节,从“紫禁城里过大年”到赏灯“上元之夜”,以故宫为代表的文博场所“花样百出”,本是参观淡季的寒冬成了旺季。
这正是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和产品供给从相对紧缺迈入大繁荣大发展的真实缩影。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从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文化事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短缺的文化生产供给、零散的文化经营活动到繁荣活跃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持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此外,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高性能计算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重大工程技术均取得丰硕成果。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科学前沿取得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战略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进入世界前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陈志刚说。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显著提升。我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断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更多正能量。当今世界许多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无法解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人民生活改善,形成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
家住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的郑志梅老人骨折手术后,选择住进了小区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她说,就近康复、照料都方便,还有熟悉的老伙伴相互陪伴。
郑志梅正在享受的,是我国着力发展的依托社区、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
不仅仅是养老,中国人如今享受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从1978年时18.5%的青壮年文盲率到如今高等教育即将普及,各类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8岁达到2019年的77.3岁,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时期,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收入提升,是人民生活改善的最大变量。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提高至2020年的32189元,同时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城镇化进程突飞猛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9年的60.6%,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城镇。
生态环境方面,伴随推进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大力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全面提升。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展现包容理性精神气质。
不懈奋斗,带来了国家软实力、硬实力的提升,带来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而这些,也重塑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气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时代性变化,精神特质呈现出全新特征。”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韩震说,中国人民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自信的步伐迈向未来。
文化心理更加从容自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中国人民逐渐摆脱了近代以来由半殖民地半封建境遇带来的自惭形秽心理,从精神层面变得自信,越来越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看待世界。”韩震说。
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包容。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增长见识、扩大视野,越来越能够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也更有意愿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话语和诉求,越来越具有大国公民的心态。
社会心态更加理性平和。在韩震看来,在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背景下,人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对未来越来越有信心,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得以建立。
从物质到精神,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家到个体……亘古之变,翻天覆地。在实现“小康”的过程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积蓄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持久的力量。
三大维度 擦亮底色
“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逐步推进,经过起步、发力、追赶、冲刺,目标不断清晰、内容不断丰富、实践不断深入。”辛鸣说,期间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进的宝贵财富。
从历史维度看,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善用辩证法。
沿深圳城市主干道滨河大道一路向东,行驶至船步路交界处,就来到了位于深圳河畔的渔民村。当年,深圳正是从这里出发,从一个小渔村演变为大都市。
“纵观渔民村的发展脉络,第一步是靠深圳河卖鱼,第二步是靠地卖楼收租,未来我们要靠科技,打智慧牌、文化牌。”深圳市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颂球说,渔民村已实现物质小康,接着要实现精神小康。
多位受访专家说,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由传统逐步向现代转型的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小康社会这个中国式的现代化战略,以解决人民基本生存需要、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又必须保持对现代化建设复杂性和长期性的清醒认识与科学预判,满足不同时期人民的不同需求。
“因此,小康战略目标是可以依据现实进行调整的动态性、开放性目标。在不同阶段,从更精细的时间节点上设定实现小康战略目标及其之后的战略规划,呈现出战略上的阶段性向总体性目标交汇的逻辑架构。”张占斌说。
“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主攻方向,不同阶段之间有序衔接。”辛鸣说,中国善于从大历史视野对时间进行规划,让国家发展按照稳定的节奏不断向前,接续完成从摆脱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小康的连环式跨越。
从实践维度看,突出问题导向,坚持补短板强弱项。
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深山苗寨的面貌早已改变:2017年2月,村子宣布实现整体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4668元……
在未来之城雄安新区,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有13台23线站场规模的雄安站已于2020年12月随着京雄城际铁路的通车投入运营……
从脱贫攻坚到重大工程建设,再到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小康进程中的一块块短板正在补齐。
多位受访专家说,全面小康并非意味着各领域要平均用力。越是追求全面协调发展,越需要精准选择重点方向,以重点突破来带动全面发展,以避免力量分散、结构耗散。
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脱离国情和实际而盲目提高标准。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围绕突出短板,一系列措施渐次展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方方面面,补短板是硬任务。”辛鸣说,科学梳理短板,坚持问题导向,凝心聚力补短强弱,体现出抓关键、抓重点的思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法。
从价值维度看,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既要打基础,更要谋长远。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现场,有张宁夏中卫沙坡头“三北”工程实施前后对比图:1978年前,当地零星散落的几棵枯树给人荒凉寂寥之感;如今,这里已成为一道“绿色屏障”。
这样的绿色发展故事,神州大地上每天都在发生。回顾“十三五”开局之际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但同时,亟需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需提升创新能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破解资源约束,补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缩小收入差距……
多位受访专家说,小康战略目标的实现不是“大干快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牢靠基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各地践行。
不断提升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加快落实的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下降的单位GDP能耗、持续跃升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如今,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每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举措都不是孤立而为,而是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大局来总体考量,既体现我们党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又体现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辛鸣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承诺,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期盼。从千百年来中国人民遥望的社会理想,变成具体的现实,实现中国历史亘古未有的跨越,今日,已触手可及。LW
独立自主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途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开凿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三峡大坝,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
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构想出这样一幅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当时,人们感慨于孙中山先生的拳拳之心,但也认为这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空想。
百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现实已经远远超出了先辈们的设想: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从“连铁钉和火柴都需要进口”到“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现代化追逐的梦想。”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说。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新实践。
相较于西欧国家千万人口级别、美国亿级人口的现代化,中国实现的是十亿以上人口级别的现代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面临的挑战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都前所未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
这有力提振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富民强的信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更有意义的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充分说明:
国情和时代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没有适应于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固定模式或唯一途径。各个国家都需要结合自己的国情,考虑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所处的发展阶段,精心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小康成果惠泽世界
6月25日10时30分,高原“绿巨人”复兴号动车组从拉萨缓缓驶出,奔向435公里外的“雪域江南”林芝,标志着拉林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这条全长435.48公里的铁路,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东南谷地,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500米,施工难度极大。
拉林铁路让西藏告别了没有电气化铁路的历史。至此,中国的“复兴号”动车组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覆盖。
全面小康,交通先行。
从塞北风区,到岭南山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填补了“高铁空白”。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搭乘高铁,飞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路上。
不断刷新纪录的中国高铁,以更稳更快的步伐“走出去”。土耳其第一条高铁、印尼第一条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高铁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的响亮名片。
全面小康,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让全世界分享到更多中国发展红利。
为人类反贫困历史书写新的篇章。
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之一。一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史,就是一部新中国反贫困斗争史。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历时8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壮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是全球最早实现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有这样两组数据对比: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679亿元,位居世界第十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7%左右。
数据变化,折射的是令人惊叹的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短短几十年间,中国从一穷二白变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温饱不足奔向全面小康。
发展自己,造福世界。
从1978年的2.3%,到如今连续多年超过30%,这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飞跃。入世、世界工厂、自贸区、进博会、“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这一个个热词,见证了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增长“火车头”的成长之路。
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问题和矛盾凸显。特别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分配不公随处可见,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民粹主义、保守主义等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交锋激荡。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时代之问。
随着小康建设进程的推进,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开始以更加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姿态,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智慧。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共产品,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再到物质层面,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向世界郑重宣布了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并强调指出:“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随后中国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从而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诸行动。
如今,“一带一路”建设逐步与沿线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务实合作,开辟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天地、新方式、新路径。
打破“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
“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为中产阶级提供了进步机会,但这个体系如今已经破败。”这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1月在以视频方式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发出的感叹。
除了在控制疫情方面表现不佳,让马克龙有感而发的,还有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各种制度缺陷随着时间推移愈发凸显,比如贫富差距拉大。
据统计,2020年3月~12月,美国亿万富翁们的财富增加了1.1万亿美元;全球富豪前10名,其财富增加了5400亿美元。而与此同时,美国却有800万人返贫,2000万人失业,1000万人陷入饥饿,排队领取免费食物。
一个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课题。
从历史上看,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方案基本上是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设计出来的。
但事实表明,不少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模式,不仅没有实现现代化,反而失去了发展自主性,错过了发展机遇期,进而落入了发展陷阱。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1960~2008年间,世界上先后有101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最终只有13个实现了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跨越。绝大多数国家和绝大多数人口并没有通过西方现代化模式摆脱贫困。
人类实现现代化,并不是一道单项选择题,需要有更多种可能。
踏着小康建设的鼓点,中国开启了自己的现代化摸索之路。这条路,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先进的发展经验,同时依据国情大胆创新,在现代化的价值选择、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和制度安排、现代化目标的构建和评判标准等方面克服了许多西方现代化方案所存在的弊端。
例如,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道难题。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逐渐走向成熟,认为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既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在实践中创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理论。
实践证明,通过独立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发展才取得的成就,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变身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
“中国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索出一种可资借鉴参考的现代化新模式,让许多想发展、要发展的国家看到另一种方式是可能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
提供更多现代化启示
截至2015年,世界上共有约20个发达国家和10亿人实现现代化。而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的人数超过发达国家总和,难度之大、挑战之多,不难想象。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独立自主,融入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顾小康路上刻写下的这一个个“现代化关键词”,浓缩了中国人民的发展智慧,也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更多启示。
启示一:必须要立足本国国情,同时也要吸收外部经验。
在众多现代化后来者当中,为什么人口最多的中国能实现全面小康?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途径,就是既要尊重现代化规律,也要尊重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地坚持走自己的路,始终注重本国发展道路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体性。只有这样,本国才能获得其生存发展的主动权、主导权。
因此,中国坚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对后来者而言,学习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十分必要。但学习不等于套用,一些发展中国家正是因为简单用西方的“鞋”套本国的“脚”,不但没有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反而导致两极分化、经济停滞等问题,迟迟未能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
启示二:始终将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党中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也曾遭遇过各种内外部困难与挑战,但党中央始终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始终坚持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
启示三:始终注重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
西方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新自由主义,往往是“效率优先”,没有很好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我国坚持政府力量与市场经济兼容,既强调公平,又保证效率,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我们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既不强调市场万能,也不是政府决定一切。”张燕生告诉记者,我们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鼓励各地政府之间竞争、企业之间竞争,相互学习竞赛,把社会发展活力调动了起来。
当出现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问题时,党中央又在发展变化中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东北振兴等一系列战略,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启示四:与时俱进,分阶段设定目标。
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在现代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所决定的主要发展任务有明显不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基础上,制定出了正确的现代化战略、方针和政策。
从我国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现代化建设就是按国家发展计划或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全面推进,不同阶段有不同重点。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上世纪80年代,党中央在清醒认识基本国情和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又演变为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平衡发展,更加注重共同富裕,更加注重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启示五:将独立自主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思路。
将自己国家的发展依附于其他发达国家,终究摆脱不了被洗劫一空的厄运。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是走西方现代化已经走过的道路,并最终跌入西方“依附发展陷阱”。
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逐步领会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走自己的路。通过多年的探索革新,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LW
刊于《瞭望》2021年第30期
延伸阅读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